在很多人眼里,数学是枯燥的。但在一些真正热爱数学的工作者心里,数学是迷人的。从华罗庚到陈景润,但凡在数学领域中取得过杰出成就的人,都对自己付出的青春年华无怨无悔。和这些杰出的数学工作者一样,投身教育40余载的原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与科学工程系系统工程教研室的阚家海教授,也几乎将他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他所热爱的数学研究和教学中。阚家海教授于2010年1月光荣退休。
以热爱面对困境
没有在数学专业进行过系统学习,阚家海教授能靠自学达到今天的学术水平,与他对数学的热爱和自身的勤奋是分不开的。1968年高中毕业后,阚家海去农村插队落户,1977年被招入原南京邮电学院当了一名水电工。恢复高考后,他考入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1982年毕业后被分配至中学当物理老师,1988年调入原南京邮电学院数学教研室任数学教师。无论是当农民,还是当工人,他对数学的热爱从未改变。阚家海从前的家只有一间卧房和一个小厨房。为了不影响妻子和孩子休息,他常在厨房挑灯夜读,有时太疲劳了,在炉子旁边就睡着了。调入学校后,学习和工作环境得到了改善,他更加全身心地投入数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
阚家海教授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他曾担任江苏省 数学学会常务理事,还是德国数学学会(Zent & math)的评论员,在国际数学界亦有一 定知名度。多年来,阚家海老师还是一如年轻时那般热爱数学。他每次研究问题时,演算草稿就会堆积如山。一旦研究进行到关键的地方,他可以保持这种状态数十小时,吃饭睡觉也被抛之脑后,如果实在饿了,他就随手抓几颗花生米吃,困了就在大堆的稿纸上小憩片刻。
正是这种对科学知识近乎痴迷的追求使其在相关领域成绩斐然。阚家海于2003年彻底解决了匈牙利著名数学家、国际数学界最高奖沃尔夫奖获得者Pendos提出的数论函数50多年的猜想,其研究成果已被美、德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引用。多年来他还在国际性学术刊物Acta Arith、Arch Math、Jour Number Theory、Jour reine and argew Math、Math Annalen、Math Zeitschrift、Mathematicka、Per Math以及国内的《科学通报》《数学学报》《数学杂志》《系统科学与数学》《通信学报》《工程数学学报》《中国专利局发明专利通报》上发表若干文章。其研究成果被中国、美国、德国、法国、俄罗斯、瑞士、波兰、匈牙利等国家和地区的同行专家评价和引用。
以热爱唤醒热情
随着教学经验的不断丰富,阚家海教授逐渐形成了一套独有的教学风格。为了将新的知识和信息融入课程,在认真钻研教学业务知识的同时,他还了解和跟踪本专业的国内外发展趋势,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新的理论及方法。阚家海教授教学工作量饱和,他主要从事原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生和硕士生“运筹学”课程的教学。由于该学院多数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因此他们对数学缺乏兴趣,阚家海教授便“对症下药”。他既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学功底,又对科技发展史有深入了解,他把这些方面的内容穿插到教案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甚至还自己编写含有运筹学问题的诗词让学生来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就被激发起来了。
在原经济与管理学院有这样一个奇特的现象:阚家海教授主讲的“运筹学”课程,不仅没人缺席,还有人慕名前来听课。学生们将他的每一堂课都当作讲座来听,听课时格外认真投入。很多低年级学生一入学就得到师兄师姐们的指点,被告知一定要认真听阚教授的课,因为错过任何一堂课都是极大的损失,而阚教授也确实从不让学生们失望。阚家海教授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是出了名的。阚家海获得教授职称后,始终坚持在本科教学第一线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轻伤小病”绝不轻易“下火线”。有一次,阚家海教授在骑车去学校授课的途中,为了避让行人不慎扭伤了腰,每走一步都疼得钻心,但想到正在等着听他讲课的数百名学生,他还是推着自行车赶到学校,并坚持把课讲完。
以热爱支撑热忱
阚家海教授的一腔热爱不仅让他在所钻研的领域有所收获,还支撑起一颗对生活、社会和国家的热忱之心。他在教学之余关心学院的建设和身边青年教师的成长,还经常就城市建设及社会发展中产生的种种问题向政府及媒体反映。针对学院的发展,阚家海教授也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在众多数学教师中,阚家海教授是为数不多的能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诚实守信以及自我奉献精神教育与专业教学结合起来的一位好老师。在讲授新课前,阚家海教授常常先介绍背景,并讲述科学家们的求真精神和科学态度,他始终强调:比做学问更重要的是做人。他对学生说,诚信是为人的基础,更是做学问的基础,一个缺乏诚信的人,是不可能成才的;缺乏诚信的人,做出来的学问也不可能是完美的。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阚家海教授用他对数学的热爱照亮了自己的事业之路,也用教育的方式将这份热爱传递给了更多的学生。
(摘自《红绿蓝:南邮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