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无价的,是祖国把我培养长大,我不向学生收一分钱。”南邮外国语学院退休教师熊葆芳90高龄,是一名有着72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退休后,她开展义务教学,不收取任何报酬。熊葆芳身上有着不灭的天真与纯粹,以及经过岁月沉淀的优雅与睿智。
不忘初心红色传承
熊葆芳的父亲是一名老党员,在她13岁时牺牲了,年幼的小葆芳成了一名孤儿。父亲对她的影响不可磨灭,在她的记忆中,父亲有着深厚的文学底蕴,总是给她讲关于真善美的故事,教导她要感受人间之爱,将爱献给他人。
“中共地下组织把年幼的我送到了部队,青岛解放时,解放军让我走在部队的最 前面进了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未成年的小葆芳还不到被分配工作的年龄,于是在解放军的帮助下,她开始了求学之路。“从青岛二中到上海外国语大学,是党把我培养长大的,为了报答党和人民对我的恩情,我决定一辈子从事教育事业。”熊葆芳全心全意、不求任何回报地报答党和国家。
扎根南邮甘为人梯
“党把学生交给了我,我一定要好好教他们。”1958年,熊葆芳大学毕业后被分配 到南京农业大学当老师,1973年到南邮工作,1978年开始在学院从事日语教学。熊葆芳上课的时候,很多同学慕名来听,最多的时候,学生坐满了过道。“我不敢怠慢任何一节课。有一次我得了带状疱疹,手臂一动就浑身疼,但坚持没有请假。”熊葆芳在南邮工作期间,从来没有请过一次假、缺过一节课。她过着四点一线的生活——教室、食堂、图书馆和宿舍。在南京生活了60多年,熊葆芳仍然不熟悉南京的街道。
对于学生,熊葆芳有一个要求,就是要做到真、善、美,学问上要真,不能弄虚作假,要与假的、恶的、丑的作斗争;做人要踏踏实实,做一个正派的人。熊葆芳教的学生成绩普遍优秀,究其原因,除了学生们自身认真好学,更离不开她的悉心辅导。熊葆芳常常利用周末或者晚上的休息时间辅导学生。在江苏省电信部门组织的一次日语考试中,前9名都是熊葆芳老师的学生。
当时,全校只有熊葆芳一名日语教师,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她一边编写日语教材,一边教学,共编订了14本教材。
教育无价不求回报
在熊葆芳看来,教育无价,纯粹的师生关系是不涉及金钱的,她不愿用知识去做买卖。1990年,熊葆芳从工作岗位上退休,退休后的她继续发挥余热,在三尺讲台上传播着知识。她从没收取过学生一分钱,有时还倒贴讲义费、车费。有科研所、培训机构请熊葆芳去教日语,她答应了,也提了一条要求:不收学生的学费。“只要别人请我、需要我,我都接受他们的邀请。不收学费的,我都教;收学费的,我不教。”2004年,熊葆芳开始想为老年朋友做点事,于是她转战社区,开始教授书画,创办了墨香书画社义务教老年人国画。“只要我能站着,我就不下讲台,我会一直教到不能说话、不能站为止。”
熊葆芳曾将自己画的字画带到裱画店装裱,一位素不相识的人想要买下这幅画,从不卖画的她婉拒后,却将两幅画慷慨地赠予了这位陌生人。对此,熊葆芳说:“我画的是工笔画,是中华文化里一颗灿烂的明珠,把美丽的东西赠予他人就等于把美留给了他人,怎么能用金钱来衡量呢?”
2020年6月19日,熊葆芳重返校园,为南邮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2020届毕业生党员上了一节特别的党课。党课接近尾声时,熊葆芳动情地说:“在个人利益与党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选择党和国家利益;在奉献和索取之间,我们应选择奉献。人这一生总会有坎坷——有困难、迎难上,有误会、不诉苦。用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做出一番成绩,用事实来证明自己。”这是浓缩了熊葆芳前半生智慧的心得体会,也是她给予即将步入社会的学子的人生建议。
三尺讲台,一片冰心育“梅花”千朵。从工作到退休,熊葆芳一直投身教育事业,不忘初心, 默默耕耘,用一生的奉献报答党的恩情。
(摘自《红绿蓝:南邮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