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生涯教育品牌建设,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红频谱生涯规划工作室于3月26日在仙林校区学生一站式服务中心举办“银龄导航”第二期一对一咨询系列活动,进一步完善“三师联动”育人机制,搭建跨代际的成长指导平台。
本期活动特邀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资深教授与退休教师组建“银龄导师团”,杨庚、张俊祥、张慈萍、甘宗盛四位老同志在308-311四个会议室开展个性化指导。针对9名大一至大三学生的发展需求,导师们围绕“职业发展图谱构建”“科研能力进阶路径”“职场素养培育”三大模块,提供包含简历问诊、学术论文写作、项目申报指导、职业道德培育等12项定制化服务,形成“一生一策”成长档案。
活动现场呈现浓厚互动氛围,银龄导师结合四十余年工作经验,就“专业深造方向选择”“学科竞赛备赛策略”“职场角色转换”等典型问题展开深度指导。同学们表示,这种代际智慧传递让人受益匪浅。
本次活动立足于深层次、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同学们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提高求职竞争力,掌握科研技巧,顺利融入职场环境,并促进个人品德与职业素养的发展,以实现全面成长。咨询学生积极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们就学术问题和职业发展选择中遇到的迷茫,以及在人生道路上的困惑进行询问,老教师们结合自身阅历,进行逐一细致地答疑解惑。
作为学院“三全育人”体系的重要载体,红频谱生涯规划工作室持续完善“三师联动”培养机制。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关工委副主任、党委副书记王小露表示,红频谱生涯规划工作室将继续致力于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支持,助力学生探索未来的职业道路,解决学术与职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成长。
本次咨询活动既是工作室“传帮带”育人传统的生动实践,也是推进“银龄资源”与“青春力量”有机融合的创新探索。后续工作室将持续深化“三师”协同机制,打造贯穿学业规划、科研训练、就业指导的全链条成长支持体系,为培养信息通信领域卓越人才提供持续动能。
(撰稿:王晶 摄影:李晨冉 初审:王小露、徐雷)
编辑:汪晓丽 审核:张前